【身不由己的含义】“身不由己”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在某种情况下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行动,往往受到外部环境、他人要求或自身处境的限制。这个成语强调的是“身体被控制”,而非“思想被控制”,即行为上无法自主。
以下是对“身不由己”的详细解释与总结:
一、含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身不由己 |
拼音 | shēn bù yóu jǐ |
结构 | 主谓结构 |
词性 | 形容词/动词短语(多作状语) |
基本释义 | 身体不能由自己做主,形容受外力或环境所迫,无法按自己的意愿行事 |
引申义 | 处于被动状态,难以掌控自己的命运或选择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因外界压力、责任、义务等原因而不得不做出某些决定或行为 |
二、出处与用法
“身不由己”最早见于古代文献,常见于诗词和古典小说中,用来表达人在困境中的无奈与被动。
例句:
- 他为了家庭,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梦想,真是身不由己。
- 在公司里,她常常身不由己地加班,没有时间照顾孩子。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无可奈何、被迫、身不由主 |
反义词 | 自由自在、随心所欲、自主自立 |
四、使用注意事项
1. 语境适配:该成语适用于描述因客观原因而无法自主的情况,不宜用于主观意愿不强或故意逃避责任的情境。
2. 情感色彩:带有一定无奈和被动的情绪,使用时需注意语气的恰当性。
3. 搭配对象:通常用于人,也可用于事物,如“事情身不由己”。
五、结语
“身不由己”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它提醒我们,在面对现实压力时,有时需要接受一些无奈的选择,但同时也应努力在有限的空间中寻找属于自己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