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十法的讲解方法口诀?】“破十法”是小学数学中用于解决20以内退位减法的一种重要计算方法,尤其适用于学生刚开始学习减法时。通过“破十法”,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减法的过程,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
一、什么是“破十法”?
“破十法”指的是在计算像“13 - 5”这样的减法题时,把被减数(如13)拆成“10 + 3”,然后先用10减去减数(如5),再把剩下的结果与3相加,从而得到最终答案。这种方法帮助孩子理解“十”的概念,并学会如何从“十”中“借”出一个数进行运算。
二、破十法的讲解方法口诀
为了便于记忆和教学,教师通常会编一些简短易记的口诀来辅助讲解“破十法”。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口诀:
口诀 | 含义 |
“十减几,剩几,再加个位数” | 比如:14 - 6 = 10 - 6 = 4,再加4得8 |
“破十算,分两步,先减后加不糊涂” | 先将10拿出来减,再把剩下的和个位数相加 |
“十里头,减几,余下加个位” | 把10作为中间步骤,减完后再加个位数 |
“十减几,得几,加上原个位” | 如:17 - 9 = 10 - 9 = 1,再加上7得8 |
这些口诀虽然形式多样,但核心思想都是一致的,即通过“分解-减法-合并”的步骤完成计算。
三、破十法的讲解步骤
步骤 | 内容说明 |
1. 拆分被减数 | 将被减数拆成“10 + 几”,例如15 = 10 + 5 |
2. 用10减去减数 | 例如:10 - 3 = 7 |
3. 加上个位数 | 7 + 5 = 12 |
4. 得到最终结果 | 即为15 - 3 = 12 |
四、适用范围
“破十法”主要适用于:
- 被减数在10到20之间;
- 减数小于被减数;
- 学生刚开始学习减法,尚未掌握更复杂的进退位技巧。
五、教学建议
1. 结合实物操作:使用小棒、计数器等教具,让学生动手操作,增强理解。
2. 图示辅助:画图展示“10 + 几”的结构,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感。
3. 口诀强化记忆:通过反复朗读和背诵口诀,提升学生的计算熟练度。
4. 逐步过渡:从简单题型开始,逐步增加难度,避免一开始就挑战复杂题目。
总结
“破十法”是一种直观、有效的减法教学方法,尤其适合小学生理解退位减法的逻辑。通过合理的口诀引导和系统的讲解步骤,学生能够更快掌握这一技能,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点 | 内容 |
定义 | 一种用于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
核心 | 分解被减数 → 用10减 → 加上个位 |
口诀 | 多种形式,便于记忆 |
教学重点 | 建立“十”的概念,培养逻辑思维 |
适用对象 | 初学减法的小学生 |
通过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老师和家长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破十法”教学方法,提升孩子的数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