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蹊田夺牛什么意思】“蹊田夺牛”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左传》中的典故,用来形容在他人田地里踩出小路,然后又去抢夺别人的牛。这个成语表面上看是描述一种不道德的行为,但实际上它更多是用来比喻那些在别人辛苦经营的成果上占便宜,甚至趁机掠夺的人。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蹊田夺牛 |
拼音 | qī tián duó niú |
出处 | 《左传·宣公十五年》 |
含义 | 比喻在他人已有成果上占便宜,甚至趁机掠夺的行为。 |
用法 | 多用于批评或讽刺那些不劳而获、损人利己的人。 |
近义词 | 坐享其成、趁火打劫、占便宜 |
反义词 | 自力更生、勤俭持家、公平竞争 |
二、出处与背景
“蹊田夺牛”最早出自《左传》,原文为:“子反曰:‘吾闻之,君子不乘人于哀。’子灵曰:‘吾闻之,君子不弃善。’于是遂归之。……子灵曰:‘吾闻之,君子不蹊田,不夺牛。’”
这里的“蹊田”指的是在别人田地中踩出小路,“夺牛”则是指抢夺他人的牲畜。后来,这个成语被引申为对那种在别人辛苦劳动的基础上,却想不劳而获的人的讽刺。
三、使用场景
场景 | 示例 |
批评不劳而获者 | “你这样做就是典型的蹊田夺牛,根本没有付出努力。” |
描述不公平竞争 | “公司内部有些人就是靠走后门获得机会,简直是蹊田夺牛。” |
教育他人要勤劳 | “我们不能学那些蹊田夺牛的人,要靠自己的本事吃饭。” |
四、总结
“蹊田夺牛”不仅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更是一种道德上的警示。它提醒人们不要在他人努力的基础上坐享其成,而是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取成功。在现代社会中,这种精神尤为重要,尤其是在职场、学习和生活中,只有脚踏实地,才能真正赢得尊重和认可。
关键词:蹊田夺牛、成语解释、出处、用法、道德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