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字是什么意思】“敦”是一个常见的汉字,读音为 dūn。在不同的语境中,“敦”字有着多种含义和用法。下面将从字义、常见用法以及相关词语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
一、字义解析
1. 本义:原意为“厚、大”,引申为“诚恳、实在”。
2. 引申义:有“督促、勉励”的意思,也常用于形容人或事物的稳重、敦厚。
3. 地名用法:如“敦煌”、“敦化”等地名中的“敦”字,多为古代地名或民族名称的延续。
二、常见用法与解释
拼音 | 字义 | 举例说明 |
dūn | 厚、大 | 敦厚(形容人性格忠厚老实) |
dūn | 督促、劝勉 | 敦促(催促、鼓励) |
dūn | 地名用字 | 敦煌(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 |
dūn | 器物名 | 敦(古代的一种食器) |
三、相关词语与搭配
- 敦厚:形容人性格忠厚、诚实。
- 敦促:指催促、激励。
- 敦实:形容体格健壮、结实。
- 敦行:指切实履行、认真执行。
- 敦煌: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位于甘肃省。
四、使用建议
在日常写作或口语中,“敦”字较为文雅,常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例如:
- “他为人敦厚,深受同事喜爱。”
- “我们应敦促相关部门加快进度。”
五、总结
“敦”字虽然不常见,但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含义和用途。它既可以表示人的性格特点,也可以作为地名或器物名称使用。理解其不同含义有助于更好地掌握汉字的多样性与文化内涵。
项目 | 内容 |
字形 | 敦 |
拼音 | dūn |
本义 | 厚、大 |
引申义 | 督促、劝勉、敦厚 |
常见用法 | 敦促、敦厚、敦煌 |
适用场景 | 文言文、书面语、地名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敦”字不仅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义,也在现代汉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了解它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