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甲骨文入选什么名录】甲骨文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见证,是商代时期用于占卜记录的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2017年,甲骨文因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被正式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一事件标志着甲骨文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得到了高度认可。
为了更清晰地展示这一重要信息,以下是对“2017年甲骨文入选什么名录”的总结与表格形式的呈现:
一、总结内容
2017年,甲骨文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中国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一项重大成就,也体现了国际社会对甲骨文历史价值的认可。甲骨文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不仅为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也为汉字的发展演变提供了重要依据。
此次入选,不仅提升了甲骨文的国际知名度,也进一步推动了国内对古文字学的研究与保护工作。同时,它也激发了更多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关注。
二、相关信息表
项目 | 内容 |
事件名称 | 甲骨文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入选时间 | 2017年 |
入选机构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 |
名录名称 |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
文化价值 | 中国现存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具有极高的历史和学术价值 |
国际意义 | 提升了甲骨文的国际影响力,增强了文化自信 |
国内影响 | 推动古文字研究与保护,激发公众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甲骨文不仅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更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2017年的入选,无疑为甲骨文的研究与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