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不窥园的意思是什么】“目不窥园”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专心致志地学习或工作,连院子里的景色都不愿意看一眼。这个成语源于古代文人刻苦学习的故事,体现了对学问的专注与执着。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目 | 眼睛 |
不窥 | 不看 |
园 | 庭院、花园 |
目不窥园 | 形容人专心致志,不被外界事物所干扰,连院子里的风景都不愿看一眼 |
二、出处与背景
“目不窥园”最早见于《汉书·董仲舒传》:
> “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
这句话讲的是董仲舒为了读书学习,三年没有走出书房,甚至连院子里的花鸟鱼虫都不曾留意。后人用“目不窥园”来形容一个人极度专注、心无旁骛的学习态度。
三、成语用法
使用场景 | 示例 |
学习状态 | 他每天埋头苦读,目不窥园,终于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
工作态度 | 她在项目中目不窥园,最终完成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
性格特点 | 他性格内敛,常常目不窥园,很少关注外界事物。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成语 |
近义词 | 专心致志、目不转睛、心无旁骛 |
反义词 | 心不在焉、东张西望、分心走神 |
五、总结
“目不窥园”不仅是一个描述行为的成语,更是一种精神境界的体现。它告诉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唯有专注和坚持,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就。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工作中,这种“目不窥园”的精神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