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刺槐介绍】毛刺槐,学名 Robinsonia pinnata,是豆科植物中的一种灌木或小乔木,原产于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地区。因其枝条上密布细小的尖刺,故得名“毛刺槐”。它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具备一定的药用和生态功能,在园林绿化、水土保持等方面应用广泛。
毛刺槐生长适应性强,耐干旱、耐贫瘠,适合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生长。其叶片为羽状复叶,花色多为白色或淡黄色,花期集中在春夏季节,具有一定的芳香性。果实为荚果,成熟后呈褐色,内含多粒种子。
以下是对毛刺槐的基本信息总结: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 | 毛刺槐 |
学名 | Robinsonia pinnata |
科属 | 豆科(Fabaceae) |
生长习性 | 灌木或小乔木,耐旱、耐贫瘠 |
分布区域 | 中国南方、东南亚 |
叶片特征 | 羽状复叶,绿色,表面有细小绒毛 |
花朵特征 | 白色或淡黄色,芳香,花期春夏 |
果实 | 荚果,成熟后呈褐色,含多粒种子 |
生态作用 | 固土保水,改善土壤结构 |
观赏价值 | 花朵清香,枝叶繁茂,适合作为绿篱或景观植物 |
药用价值 | 根、叶可入药,具清热解毒、止血等功效 |
毛刺槐虽名为“槐”,但与常见的国槐(Sophora japonica)不同,不属于同一属。它的刺较为细密,且枝条柔软,因此在栽培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护。此外,由于其较强的适应性和生长力,有时也会被视为入侵性植物,在某些地区需谨慎管理。
总体而言,毛刺槐是一种兼具实用价值与观赏价值的植物,适合在适宜的环境中种植,既能美化环境,又能发挥生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