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揖盗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开门揖盗】“开门揖盗”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于形容一种错误的行为方式,即主动将危险或敌人引入自己的领域,从而导致不良后果。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历史典故,具有很强的警示意义。
下面是对“开门揖盗”的详细解释,并以表格形式进行总结。
一、成语释义
开门揖盗:字面意思是“打开门迎接强盗”,比喻主动招来祸患或敌人,让本应防范的事物进入自己的范围,最终导致自身受害。
该成语强调的是盲目信任、疏于防范的行为,往往带有自取灭亡的意味。
二、成语来源
“开门揖盗”最早见于《左传·僖公十五年》:“晋献公卒,子奚齐立。里克杀奚齐,又杀悼子。荀息死之。秦穆公闻晋乱,欲纳重耳。公子夷吾曰:‘吾与秦约,若得国,以河西为界。’……及晋惠公入,秦人迎之,而晋人不守约,遂有‘开门揖盗’之语。”
后来,“开门揖盗”成为固定成语,用来讽刺那些不明智地引狼入室的人。
三、用法与例句
- 用法:多用于批评某人因轻信他人或缺乏警惕性而引发严重后果。
- 例句:
- 他不该轻易相信外人,结果是开门揖盗,公司损失惨重。
- 这个政策就像开门揖盗,反而让问题更加严重。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成语 |
近义词 | 引狼入室、自投罗网、自取灭亡 |
反义词 | 谨慎防范、未雨绸缪、防患未然 |
五、总结表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开门揖盗 |
拼音 | kāi mén yī dào |
出处 | 《左传·僖公十五年》 |
释义 | 比喻主动招来祸患或敌人 |
用法 | 批评因轻信或疏忽而导致灾难的行为 |
例句 | 他不该轻易相信外人,结果是开门揖盗。 |
近义词 | 引狼入室、自投罗网 |
反义词 | 谨慎防范、未雨绸缪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开门揖盗”不仅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更是一种深刻的警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当提高警惕,避免因一时的疏忽或轻信而酿成大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