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不暇供的意思 力不暇供出自哪】“力不暇供”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因任务繁重或压力过大,导致无法及时完成工作或应对各种情况。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少见,但在文学作品或正式场合中偶尔会被使用。
一、成语解释
成语 | 力不暇供 |
拼音 | lì bù xiá gòng |
含义 | 力量或能力不足以应付眼前的任务或需求,形容人手不足、时间不够或精力不济。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表示对当前状况的无奈或无力感。 |
二、出处考证
“力不暇供”最早见于古代文献,具体出处如下:
出处 | 文献名称 | 原文节选 | 释义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 | “民力不暇供,而官无以给。” | 表示百姓因劳役繁重,无法顾及自身生活,官府也难以提供足够的支持。 |
引申意义 | 古代常用于描述民生困苦、官府无力治理的现象。 |
三、现代应用与常见搭配
在现代汉语中,“力不暇供”虽然不常用,但依然可以在一些正式或文学性的语境中看到它的身影。例如:
- 例句1:公司业务扩展迅速,员工力不暇供,导致服务质量下降。
- 例句2:面对突如其来的任务,他感到力不暇供,不得不寻求帮助。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力所不及、心有余而力不足、捉襟见肘 |
反义词 | 游刃有余、得心应手、从容不迫 |
五、总结
“力不暇供”是一个具有历史背景的成语,原意是形容人力或资源不足以满足需求,现多用于表达在高强度工作或压力下无法应对现状的情况。它虽不如“力不从心”等成语常见,但在特定语境中仍能准确传达出一种无力感和紧迫感。
通过了解其出处、含义和用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成语的深层意义,并在适当场合加以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