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桴怎么组词】“桴”是一个较为少见的汉字,读音为“fú”,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它主要出现在古文或特定词汇中,常与木筏、舟船相关。下面将对“桴”字的常见组词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
一、
“桴”字在汉语中多用于古代语境,尤其在《诗经》《论语》等经典文献中出现较多。其本义是指用木头制成的小船或木筏,引申为轻便的船只。由于其使用范围较窄,现代汉语中较少单独使用,但仍然可以在一些固定搭配中见到。
常见的“桴”字组词包括:
- 木桴:指用木头制作的船或筏子。
- 击鼓而桴:出自《论语·卫灵公》,意为击鼓后乘船而行,象征行动开始。
- 浮桴:指漂浮的木筏,也比喻无依无靠的状态。
- 桴鼓相应:原指击鼓时声音相和,后引申为呼应、配合得当。
此外,“桴”还出现在一些成语或典故中,如“桴鼓相应”、“击鼓鸣桴”等,这些词语多用于文学或历史语境中。
二、组词表格
组词 | 拼音 | 含义说明 | 出处/用法 |
木桴 | mù fú | 用木头制成的船或筏子 | 古代常用,见于《诗经》 |
击鼓而桴 | jī gǔ ér fú | 击鼓后乘船而行,象征行动开始 | 出自《论语·卫灵公》 |
浮桴 | fú fú | 指漂浮的木筏,也比喻无依无靠的状态 | 多用于文学描写 |
桴鼓相应 | fú gǔ xiāng yìng | 击鼓时声音相和,后引申为呼应、配合 | 常用于形容协调一致的状态 |
三、结语
“桴”作为古汉语中的一个字,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在文学、历史和成语中仍有一定的存在价值。了解其常见组词,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文及传统文化内容。对于学习古文或研究汉语词汇演变的人来说,“桴”的相关组词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