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知识 >

博而不精的成语典故

2025-09-19 16:22:20

问题描述:

博而不精的成语典故,求大佬施舍一个解决方案,感激不尽!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9 16:22:20

博而不精的成语典故】“博而不精”是一个用来形容人知识广博但缺乏专长或深入理解的成语。它强调的是一个人虽然涉猎广泛,但在某一领域却未能达到精通的程度。这个成语常用于批评那些只求表面知识、不求深入研究的人。

在古代文献中,“博而不精”虽未直接出现,但类似的思想在许多典故和历史人物身上都有体现。以下是一些与“博而不精”相关的经典故事和人物,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成语的含义。

一、

“博而不精”出自对知识广度与深度之间关系的思考。古人认为,学习应讲究“专精”,即在某一领域深入钻研,才能有所成就。而“博而不精”则反映了另一种学习态度:虽然知识面广,但缺乏深入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历史上有不少人因博而不精而未能成事,也有不少人通过专注某一领域而取得卓越成就。因此,“博而不精”不仅是对学习态度的评价,也提醒人们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要注重深度与专精。

二、相关成语与典故对照表

成语/典故 出处/来源 含义说明 与“博而不精”的关系
博古通今 《汉书·东方朔传》 知识渊博,通晓古今 表现为“博”,若无专精则可能成为“博而不精”
学富五车 《庄子·天下》 学识丰富,书籍多 强调广度,若缺乏深度则易陷于“博而不精”
三心二意 《三国志·魏书》 心思不专一 与“博而不精”有相似之处,皆因专注不足
涉猎广泛 —— 涉及多个领域 若无深入研究,则容易落入“博而不精”
专精一艺 —— 在某一技艺上深入钻研 对“博而不精”的反面诠释

三、结语

“博而不精”并非完全否定广博的知识,而是提醒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平衡广度与深度。真正的学问,不仅在于知道得多,更在于懂得得深。只有在广泛涉猎的基础上,再专注于某一领域,才能实现真正的学以致用。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