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月是故乡明上一句是什么】“月是故乡明”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为了更好地理解这句诗的出处和上下文,以下是对该诗句的总结与相关信息的整理。
一、诗句背景总结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尊为“诗圣”。他的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情感真挚,语言凝练。
《月夜忆舍弟》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因战乱与家人失散,夜晚望月思乡时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中通过描绘月夜的寂静与孤独,抒发了对弟弟的牵挂和对故乡的怀念。
二、诗句原文及解析
原诗如下:
>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重点句子解析:
- “露从今夜白”:意思是今晚的露水开始变白,暗示秋意渐浓,天气转凉。
- “月是故乡明”:月亮虽然在别处也是一样的,但在自己家乡的那轮明月却格外明亮。这句话蕴含着诗人对故乡的深情与眷恋。
三、相关知识点表格
项目 | 内容 |
诗句出处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作者 | 杜甫(唐代) |
诗句原文 |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上一句 | 露从今夜白 |
下一句 | 有弟皆分散 |
诗歌主题 | 思念亲人、忧国忧民、漂泊感 |
诗句含义 | 表达诗人对故乡的怀念,即使身处异乡,心中仍牵挂着故土和亲人 |
四、结语
“月是故乡明”不仅是杜甫对故乡的深情寄托,也成为后世表达思乡之情的经典名句。它提醒我们,无论身在何处,故乡始终是心灵最温暖的归宿。通过了解这句诗的背景和上下文,我们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到古诗中蕴含的情感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