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顽不灵的意思是什么】“冥顽不灵”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固执己见、不接受劝告或教育,思想顽固、难以改变。这个成语带有明显的贬义色彩,多用于批评那些不愿听取他人意见、坚持错误行为的人。
一、词语解析
词语 | 含义 | 出处 | 用法 |
冥顽不灵 | 形容人愚昧无知、固执不变,无法接受教导或劝说 | 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其民虽有知,而无明;虽有术,而无智;虽有能,而无慧;虽有勇,而无谋;虽有忠,而无信;虽有孝,而无德;虽有仁,而无义;虽有礼,而无文;虽有乐,而无和;虽有诗,而无辞;虽有书,而无识;虽有画,而无形;虽有器,而无工;虽有马,而无良;虽有车,而无道;虽有舟,而无楫;虽有火,而无光;虽有水,而无流;虽有土,而无种;虽有木,而无材;虽有石,而无坚;虽有金,而无实;虽有玉,而无润;虽有珠,而无明;虽有宝,而无贵;虽有珍,而无奇;虽有异,而无殊;虽有奇,而无妙;虽有妙,而无神;虽有神,而无灵。”(原文较长,现代常用简化版) | 多用于书面语,常用于批评或讽刺某人固执、不听劝 |
二、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固执己见、顽固不化、执迷不悟、死不悔改 |
反义词 | 虚心接受、幡然醒悟、知错就改、从善如流 |
三、使用场景举例
1. 日常对话中:
- “他明明错了,还冥顽不灵,不肯承认。”
2. 文学作品中:
- “这位官员冥顽不灵,拒绝改革,最终被罢免。”
3. 新闻评论中:
- “某些人对政策置若罔闻,冥顽不灵,令人失望。”
四、总结
“冥顽不灵”是一个带有强烈贬义的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思想顽固、不听劝告、拒绝改变。在实际使用中,应根据语境判断是否适合使用,避免误伤他人感情。理解并正确运用这一成语,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