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间辨识管理台账】为加强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有限空间作业中的安全风险,企业应建立健全有限空间辨识管理台账,全面掌握本单位内所有有限空间的基本信息、危险因素及管理措施。通过定期更新和动态管理,确保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切实保障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应结合自身生产特点和工艺流程,对可能存在的有限空间进行系统性识别与分类,并建立详细的管理台账。台账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空间名称、位置、类型、存在危害因素、责任人、作业审批情况等关键信息。以下为某企业有限空间辨识管理台账的示例:
序号 | 空间名称 | 位置 | 空间类型 | 存在危害因素 | 责任人 | 是否列入台账 | 作业审批情况 |
1 | 污水池 | 生产车间北侧 | 地下式 | 有毒气体、缺氧 | 张三 | 是 | 已审批 |
2 | 反应罐 | 化工车间 | 密闭容器 | 易燃易爆、腐蚀性 | 李四 | 是 | 待审批 |
3 | 地下泵房 | 厂区地下层 | 地下空间 | 通风不良、积水 | 王五 | 是 | 已审批 |
4 | 集水井 | 排水系统 | 地下式 | 有害气体、潮湿 | 赵六 | 是 | 已审批 |
5 | 电缆井 | 厂区道路两侧 | 地下井状 | 电缆漏电、空间狭小 | 陈七 | 否 | - |
通过建立并持续完善有限空间辨识管理台账,企业可以实现对有限空间作业的全过程监管,提高安全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同时,台账的动态更新也便于及时发现和消除潜在安全隐患,防止事故发生。
此外,企业还应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提升其对有限空间作业风险的认知和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响应、科学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