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是什么意思?谁写的?】一、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是唐代诗人张籍的名句,出自其诗作《节妇吟》。这两句诗表达了女子在面对爱情与婚姻之间的矛盾时,内心的痛苦与无奈。
诗句的大意是:将你赠予的明珠归还给你,眼中流下泪水,只可惜我们没有在她未出嫁之前相遇。这反映了女子对爱情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也体现了古代女性在婚姻中无法自主选择的困境。
以下为具体解析: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张籍《节妇吟》 |
作者 | 张籍(唐代诗人) |
诗句 |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
意思 | 女子归还男子所赠之物,并因未能在未嫁前相遇而感到遗憾与悲伤。 |
背景 | 反映古代女性在婚姻中的被动地位及对爱情的向往。 |
二、详细解析
“还君明珠双泪垂”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情感上做出决断的场景。她将对方送来的“明珠”归还,象征着她拒绝了这段感情。而“双泪垂”则说明她内心充满悲伤与不舍,表现出她并非无情,而是出于无奈。
“恨不相逢未嫁时”则是整首诗的情感核心。女子表达的是对爱情的渴望,以及对命运的不满。她希望能在自己尚未婚配的时候遇见心爱之人,而不是在已经许人之后才产生感情。这种“错位”的爱情,正是古代女性常常面临的困境。
三、作者简介
张籍(约766年-约830年),字文昌,唐代著名诗人,与韩愈同属“古文运动”成员。他的诗歌多关注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语言通俗易懂,情感真挚动人。《节妇吟》是他较为著名的作品之一,通过一个女子的视角,表达了对爱情与命运的深刻思考。
四、结语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不仅是对一段感情的告别,更是一种对命运的叹息。它道出了古代女性在婚姻与爱情之间挣扎的真实写照,至今仍能引起人们的共鸣。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刻的社会意义,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