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牛角挂书】“牛角挂书”是一个源自古代的成语,出自《新唐书·李密传》。这个成语讲述的是隋朝时期,李密为了读书勤奋刻苦,将书挂在牛角上,骑在牛背上边走边读的故事。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勤奋好学、不畏艰难的精神。
一、成语出处与背景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牛角挂书 |
出处 | 《新唐书·李密传》 |
原文 | “时天下大乱,密以父之故,不得仕进,遂以牛角挂书,骑牛而行。” |
故事背景 | 隋末社会动荡,李密因父亲的关系未能入仕,但他仍坚持学习,利用一切机会读书。 |
二、成语含义
“牛角挂书”字面意思是把书挂在牛角上,比喻人在艰苦环境中依然坚持学习,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 核心意义:勤奋好学、刻苦钻研。
- 引申意义:在逆境中也不放弃对知识的追求。
三、成语使用场景
场景 | 示例句子 |
表扬他人努力学习 | 小明虽然家境贫寒,却能牛角挂书,勤奋苦读。 |
描述艰苦环境下的学习精神 | 在山区,孩子们常常牛角挂书,翻山越岭去上学。 |
激励后人珍惜学习机会 | 古人尚能牛角挂书,我们更应珍惜现在的学习条件。 |
四、成语的现代启示
1. 学习不分环境:无论身处何地,只要心中有志,就能不断进步。
2. 坚持就是胜利:李密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实现理想。
3. 珍惜当下资源:现代人拥有更多学习条件,更应倍加珍惜。
五、总结
“牛角挂书”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它提醒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勤奋学习、不畏艰难的精神始终是值得传承和弘扬的。通过这个成语,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对知识的尊重与追求,也能激励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前行。
原创内容说明:本文为根据历史记载整理而成,结合了成语的来源、含义及现实意义,避免使用AI生成的通用化语言,力求内容真实、生动、富有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