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出自哪个家训】“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是出自《诸葛亮诫子书》。这句话出自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写给其子诸葛瞻的一封家训,全文虽短,但言简意赅,蕴含着深刻的做人道理和处世智慧。
一、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是古代家训中极具代表性的名句之一,强调了“静”与“俭”在个人修养和品德培养中的重要性。诸葛亮在《诫子书》中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子女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保持内心的宁静,注重节俭的生活方式,从而达到修身养德的目的。
这不仅是一句劝诫之语,更是一种人生哲学。在当今社会,这种思想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提醒人们在快节奏生活中保持内心的平静,在物质丰富的环境中坚持简朴的生活态度。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名言 |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
出处 | 《诸葛亮诫子书》 |
作者 | 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 |
文体 | 家训(书信体) |
核心思想 | 强调“静”与“俭”对修身养德的重要性 |
现代意义 | 提醒人们在浮躁社会中保持内心宁静,注重品德修养 |
原文节选 |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
三、结语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不仅是古人对后代的教诲,更是现代人值得深思的人生准则。它告诉我们:一个人若能内心宁静、生活简朴,便能在纷繁世界中保持清醒,提升自我修养,最终实现道德的升华。这样的思想,无论是在古代还是今天,都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