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同字的成语有哪些】在汉语中,“同”字常用于成语中,表示“相同、共同、一起”等含义。这些成语不仅丰富了语言表达,也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对团结、一致和共处的重视。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带有“同”字的成语,并附上简要解释和出处。
一、常见带“同”字的成语总结
成语 | 解释 | 出处/来源 |
同甘共苦 | 共同体验幸福与苦难 | 《后汉书》 |
同舟共济 | 比喻共同渡过困难 | 《孙子·九地》 |
同心协力 | 心思一致,共同努力 | 《三国志》 |
同病相怜 | 有同样不幸遭遇的人互相同情 | 《史记》 |
同室操戈 | 家人或内部人之间发生冲突 | 《后汉书》 |
同归于尽 | 彼此都毁灭 | 《左传》 |
同流合污 | 与坏人一起做坏事 | 《孟子》 |
同日而语 | 把不同的人或事物放在一起谈论 | 《战国策》 |
同心同德 | 心思一致,品德相同 | 《尚书》 |
同步前进 | 一起向前发展 | 现代常用 |
二、成语使用场景举例
1. 同甘共苦:常用于形容团队合作,比如战友之间、夫妻之间。
2. 同舟共济:多用于面对困难时的团结精神,如灾难救援、企业发展。
3. 同室操戈:形容内部矛盾,如公司内部斗争、家庭纠纷。
4. 同病相怜:用来表达对他人处境的理解和同情,如朋友遇到困境时。
三、结语
“同”字在成语中起到了连接、强调、比喻等作用,使得语言更加生动、形象。了解并掌握这些成语,不仅能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中的集体意识和情感共鸣。希望本文能帮助你更深入地认识这些带有“同”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