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强识的识在古文中的意思】“博文强识”是一个成语,出自《礼记·礼运》:“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后人常将“博文强识”作为一个整体使用,形容一个人见闻广博、记忆力强。其中,“识”字在古文中有多重含义,本文将结合语境,总结“博文强识”中“识”的具体含义。
一、
在“博文强识”这一成语中,“识”字主要表示“记忆”或“知识”的意思。它强调的是一个人不仅读书多(博文),而且能够记住并理解所学内容(强识)。这里的“识”并非现代汉语中常见的“识别”或“见识”,而是更偏向于“记忆”和“认知”。
从古文角度来看,“识”有以下几个常见义项:
1. 记忆、记住:如“博闻强识”,即“广博地听闻,牢固地记住”。
2. 知识、见识:指对事物的理解和认识能力。
3. 识别、辨别:如“识人”、“识字”,但此义在“博文强识”中不适用。
因此,在“博文强识”中,“识”最准确的解释是“记忆”或“知识积累”,与“博”相辅相成,共同表达一个人学识渊博、记忆力强的特点。
二、表格对比
古文出处 | 成语 | “识”的含义 | 解释说明 |
《礼记·礼运》 | 博文强识 | 记忆、知识 | 指广泛学习且能牢固记忆,体现学识渊博、记忆力强。 |
《汉书·东方朔传》 | 博闻强识 | 记忆 | 指听闻广泛,记忆牢固,形容人聪慧过人。 |
《后汉书·王符传》 | 博览群书,强识不忘 | 记忆 | 强调广泛阅读并能记住内容。 |
《论语·述而》 | 多闻阙疑,多闻择善而固执之 | 知识、见解 | 虽未直接用“识”,但强调知识积累与思考。 |
三、结语
“博文强识”中的“识”在古文中主要指“记忆”或“知识积累”,强调的是一个人不仅学得多,还能记得住、理解得深。这种品质在古代被视为学者的重要素养,也体现了古人对学习与记忆并重的重视。通过了解“识”的不同含义,我们可以更准确地把握古文成语的内涵,提升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