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反指的是什么】“双反”是一个在国际贸易和经济领域中常见的术语,通常指的是一国政府为了保护本国产业、维护市场公平竞争而采取的两种反制措施:反倾销(Anti-Dumping)和反补贴(Countervailing Duty)。这两个措施是世界贸易组织(WTO)框架下允许的合法贸易救济手段,但常常被用于限制进口商品的竞争。
一、
“双反”是指针对外国商品在出口时可能存在的不公平竞争行为,由进口国采取的两种贸易救济措施。其中:
- 反倾销:当外国商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进入国内市场,对本国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时,进口国可以征收额外关税。
- 反补贴:如果外国政府对本国出口企业提供了财政支持或补贴,导致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不正当优势,进口国也可以采取反补贴措施。
这两种措施常被同时使用,因此被称为“双反”。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说明 |
中文名称 | 双反(反倾销 + 反补贴) |
英文名称 | Anti-Dumping and Countervailing Duty |
定义 | 进口国为保护本国产业,对进口商品采取的两种贸易救济措施 |
反倾销 | 针对出口商品以低于正常价值销售的行为,防止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 |
反补贴 | 针对出口国政府提供的补贴行为,防止其产品获得不正当竞争优势 |
法律依据 | WTO《反倾销协议》《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 |
实施方式 | 征收额外关税,提高进口成本 |
目的 | 保护国内产业、维护市场公平竞争 |
常见国家 | 中国、美国、欧盟等都曾对多国产品实施过“双反”措施 |
影响 | 可能引发贸易摩擦,影响国际贸易关系 |
三、结语
“双反”是国际贸易中一种重要的政策工具,虽然其初衷是为了维护公平竞争和国内产业利益,但在实际操作中也容易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手段。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如何平衡贸易自由与产业保护,仍是各国面临的挑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