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赖被拘留15天的操作流程】在司法实践中,“老赖”是指有履行能力但拒不履行法院生效裁判文书所确定义务的被执行人。针对“老赖”,法院可以依法采取强制措施,其中包括司法拘留。以下是对“老赖被拘留15天”的操作流程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操作流程概述
1. 案件立案与执行阶段:法院对未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启动执行程序。
2. 调查财产与限制高消费:法院通过多种手段查找被执行人财产,并可能对其采取限制高消费等措施。
3. 发现违法行为:若发现被执行人存在转移财产、恶意逃避债务等行为,可认定其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4. 申请司法拘留:申请执行人或法院执行部门向公安机关提出拘留申请。
5. 公安机关决定拘留:公安机关根据相关法律和证据,决定是否对被执行人实施司法拘留。
6. 执行拘留:由公安机关将被执行人送至指定拘留所,进行为期15天的拘留。
7. 解除拘留与后续处理:拘留期满后,如被执行人仍不履行义务,法院可继续采取其他强制措施。
二、操作流程表格
步骤 | 操作内容 | 负责主体 | 法律依据 |
1 |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 | 法院执行局 | 《民事诉讼法》第224条 |
2 | 查找财产及限制高消费 | 法院执行人员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 |
3 | 发现拒不执行行为 | 法院、申请人 | 《刑法》第313条 |
4 | 申请司法拘留 | 申请人或法院 | 《民事诉讼法》第111条 |
5 | 公安机关决定拘留 | 公安机关 |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3条 |
6 | 实施15天拘留 | 公安机关 |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 |
7 | 解除拘留并继续执行 | 法院 | 《民事诉讼法》第224条 |
三、注意事项
- 司法拘留不同于刑事拘留,是行政处罚性质,适用于拒不履行义务的行为。
- 拘留期间,被执行人仍需承担法律责任,法院可继续追责。
- 若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可提前解除拘留。
以上为“老赖被拘留15天”的完整操作流程,旨在帮助公众了解司法实践中的相关机制,同时也提醒被执行人应依法履行义务,避免因不当行为受到法律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