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斗折蛇行的意思】“斗折蛇行”是一个形容道路曲折蜿蜒的成语,常用来描绘山路、小径或河流等自然地形的曲折形态。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描写,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
一、成语释义
成语 | 斗折蛇行 |
拼音 | dǒu zhé shé xíng |
出处 | 唐·柳宗元《小石潭记》:“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
释义 | 形容道路、河流等曲折蜿蜒的样子,像北斗星一样曲折,又像蛇一样盘旋前行。 |
用法 | 多用于描写自然景色中的路径或水流的曲折形态。 |
近义词 | 曲折迂回、蜿蜒曲折 |
反义词 | 直线笔直、平直无阻 |
二、出处与背景
“斗折蛇行”最早出自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原文中描述的是小石潭周围的景色:“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这里的“斗折”指的是像北斗星那样曲折,“蛇行”则是形容像蛇一样蜿蜒前行。这一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山间小路的曲折和神秘感。
三、使用场景
该成语多用于文学作品、游记或风景描写中,表达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描绘。例如:
- “山路斗折蛇行,令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 “溪水斗折蛇行,时隐时现,仿佛在与人捉迷藏。”
四、总结
“斗折蛇行”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形容道路、河流等的曲折形态。它不仅体现了古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致观察,也展现了汉语成语丰富的表现力。在写作中恰当使用,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画面感。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成语或拓展阅读,可参考《古文观止》或柳宗元的其他散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