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锱铢必较的解释词语】“锱铢必较”是一个常见的成语,用来形容对极小的利益或细节都非常计较,甚至到了斤斤计较的程度。这个成语常用于批评那些过于注重琐碎利益、缺乏大度和宽容的人。
一、词语解释
| 词语 | 解释 |
| 锱 | 古代重量单位,一锱等于六铢。 |
| 铢 | 古代重量单位,一两为二十四铢。 |
| 必较 | 一定计较,不放过任何一点。 |
| 锱铢必较 | 比喻对极小的利益或事情也非常计较,形容人小气、吝啬、斤斤计较。 |
二、成语来源
“锱铢必较”出自《汉书·董仲舒传》:“夫仁人者,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故曰:‘君子怀德,小人怀惠。’今若以仁义为本,则民无争心;若以利为先,则民多怨。”后来在文言文中逐渐演变为“锱铢必较”,用来形容人对微小利益的过度关注。
三、用法与例句
| 用法 | 例句 |
| 形容人小气 | 他做生意时锱铢必较,连一块钱都要算清楚。 |
| 批评人斤斤计较 | 这种锱铢必较的态度,很难赢得别人的尊重。 |
| 描述做事细致 | 老师在批改作业时锱铢必较,每一个错误都不放过。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 类别 | 词语 |
| 近义词 | 吝啬、计较、小气、斤斤计较 |
| 反义词 | 大方、豁达、宽容、慷慨 |
五、总结
“锱铢必较”是一个带有贬义色彩的成语,用来形容人在处理金钱或利益问题时过于计较、不愿吃亏。虽然在某些情况下,这种态度可能体现出一种严谨或细致,但更多时候,它被用来批评人的狭隘和自私。在生活中,我们应当学会适度放手,避免因小失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