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作中,尤其是说明文的写作中,常常会用到多种说明方法来帮助读者更清晰地理解所描述的事物。其中,“作比较”是一种非常常见且有效的说明方式。那么,什么是“作比较”?如何通过“作比较”的方法来写一种事物呢?
“作比较”是指在说明某个事物时,将它与另一个或几个相关的事物进行对比,通过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点,来突出被说明对象的特点、性质或价值。这种说明方法能够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复杂的概念变得简单,从而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可读性。
例如,当我们想介绍“鲸鱼”时,可以把它和“鱼”进行比较:虽然鲸鱼生活在水中,外形也像鱼,但它并不是鱼类,而是哺乳动物。它用肺呼吸,胎生,这些特点与鱼类完全不同。通过这样的比较,读者就能更清楚地认识到鲸鱼的本质特征。
再比如,在介绍“高铁”时,我们可以将其与“普通火车”进行比较:高铁速度更快,运行更平稳,车厢内设施更现代化,票价相对较高但时间节省很多。通过这些对比,读者能直观感受到高铁的优势。
使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选择合适的比较对象:要找一个与被说明事物有相似之处或明显差异的对象,这样才能更好地突出特点。
2. 明确比较的角度:是外形、功能、用途、性能还是其他方面?要根据写作目的确定比较的重点。
3. 语言简洁明了:避免过于复杂或冗长的表达,让读者一目了然。
4. 保持客观公正:比较应基于事实,不能带有主观偏见。
总的来说,“作比较”是一种非常实用的说明方法,它不仅能让文章更具条理性,还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说明的内容。在实际写作中,灵活运用这种方法,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具体、富有说服力。
因此,当我们想要写一种事物时,不妨尝试从“作比较”的角度出发,通过与其他事物的对比,来更全面、更深入地展示它的特点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