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有扶苏什么意思】“山有扶苏”出自《诗经·郑风·山有扶苏》。这是一首描写爱情的古代诗歌,语言质朴,情感真挚。虽然全诗只有短短几句,但其意蕴深远,常被后人用来表达对爱情或美好事物的向往。
一、原文与翻译
原文:
>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 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 山有乔松,隰有游龙。
> 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翻译:
山上有扶苏树,洼地里开着荷花。
没见到你(子都),却见到了轻狂的人。
山上有高大的松树,洼地里有蜿蜒的龙舌兰。
没见到你(子充),却见到了狡猾的少年。
二、词语解析
词语 | 含义说明 |
山有扶苏 | 扶苏是一种树木,象征高大挺拔。此句意为山上长着高大的树木。 |
隰有荷华 | 隰是低湿的地方,荷华即荷花。意为低湿地中有盛开的荷花。 |
子都 | 古代美男子的名字,代表理想中的爱人。 |
狂且 | 轻狂的人,指不值得爱慕的对象。 |
乔松 | 高大的松树,象征坚贞和高洁。 |
游龙 | 指一种植物,形似龙蛇,常用于形容柔美或飘逸。 |
子充 | 又一个美男子的名字,象征理想的伴侣。 |
狡童 | 狡猾的少年,与“子充”形成对比,暗示现实不如理想中美好。 |
三、整体理解
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爱人的思念和对现实失望的情绪。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人,借景抒情,情感细腻。
“山有扶苏”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隐喻了诗人内心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而“不见子都,乃见狂且”则表现出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对象的执着追求。
四、总结
项目 | 内容说明 |
出处 | 《诗经·郑风·山有扶苏》 |
主题 | 爱情、理想与现实的对比 |
语言风格 | 质朴自然,含蓄委婉 |
表达方式 | 借景抒情,对比手法 |
核心含义 | 对理想爱情的渴望与对现实的失望 |
结语:
“山有扶苏”虽短,却蕴含丰富的情感和意境。它不仅是古代爱情诗的典范,也反映了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思考。在今天看来,依然具有深刻的文化价值和审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