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一、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名作《望岳》中的开头两句。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远望泰山时的壮丽景象,表达了对自然山川的赞美和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岱宗”指的是泰山,古代帝王常在此举行封禅大典,象征着国家的稳定与繁荣。“夫如何”是感叹语,意为“怎么样”,表达一种赞叹之情。“齐鲁青未了”则形容泰山在齐鲁大地之上连绵不绝,绿色无边,展现出其雄伟壮阔的气势。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泰山的巍峨与秀美,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理想和抱负的向往。这首诗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诗题 | 《望岳》 |
作者 | 杜甫(唐代) |
诗句原文 |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
字词解释 | - 岱宗:指泰山,古代帝王封禅之地。 - 夫如何:感叹语,意为“怎么样”或“多么”。 - 齐鲁:古代齐国与鲁国所在地,泛指山东地区。 - 青未了:绿色无边,形容山色连绵不断。 |
译文 | 泰山到底是什么样子呢?它在齐鲁大地上连绵不断,一片青翠无边无际。 |
赏析要点 | - 语言简练,意境开阔。 - 表达对自然景观的赞叹。 - 暗含诗人对理想与抱负的追求。 - 展现唐代山水诗的典型风格。 |
诗歌背景 | 此诗写于杜甫青年时期,是他早期的作品之一,体现了他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
文学地位 | 是杜甫最具代表性的山水诗之一,也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描写泰山的经典之作。 |
三、结语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作为《望岳》的开篇,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勾勒出泰山的宏伟形象,奠定了全诗磅礴大气的基调。杜甫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对人生理想的憧憬,也展现了他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艺术才华与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