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飞来峰王安石原文】《登飞来峰》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描绘了诗人登上飞来峰时所见的壮丽景色,并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高远的志向和不畏艰难的精神。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开阔,是王安石诗歌中的代表作之一。
一、
《登飞来峰》全诗如下:
> 飞来山上千寻塔,
> 闻说鸡鸣见日升。
> 不畏浮云遮望眼,
> 自缘身在最高层。
此诗通过描写飞来峰上的高塔和日出景象,表达出诗人站在高处、视野开阔、不被眼前困难所迷惑的豁达胸怀。后两句尤为经典,寓意深刻,常被用来鼓励人们要有远见卓识,不被眼前的障碍所困扰。
二、内容解析表
| 诗句 | 字面意思 | 深层含义 | 作者情感 |
| 飞来山上千寻塔 | 飞来峰上有一座高耸入云的塔 | 描写登高之景,突出高度 | 展现自然景观的壮丽 |
| 闻说鸡鸣见日升 | 听说清晨鸡鸣时可以看到日出 | 表示从高处可以早观日出 | 表达对自然奇观的向往 |
| 不畏浮云遮望眼 | 不怕浮云遮住眼睛 | 比喻不被表面现象迷惑 | 表现出坚定的信念与远见 |
| 自缘身在最高层 | 因为自己站在最高的地方 | 说明高处才能看得远 | 表达志向高远、胸襟开阔 |
三、创作背景简述
王安石在担任地方官期间,曾游览飞来峰(位于今浙江杭州),并在此写下此诗。当时他正处在仕途上升期,内心充满抱负,希望通过改革实现国家强盛。诗中“不畏浮云遮望眼”一句,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也暗含他对改革道路上可能出现的阻力的坚定态度。
四、艺术特色
1. 结构紧凑:四句诗层层递进,由景及情,由实入虚。
2. 意象鲜明:以“飞来峰”“千寻塔”“浮云”等意象构建出高远的意境。
3. 哲理深刻:后两句蕴含人生哲理,具有启发性。
五、结语
《登飞来峰》虽为一首短诗,却因其深刻的哲理和优美的语言,成为王安石诗歌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更体现了其积极进取、不惧困难的人生态度,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