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原文及翻译】《鱼我所欲也》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的代表作之一,出自《孟子·告子上》。文章通过“舍鱼而取熊掌”的比喻,引出“舍生而取义”的观点,强调人生中应当在生命与道义之间做出正确的选择。全文语言简练、逻辑严密,是儒家思想中关于道德与人生价值的重要论述。
一、文章总结
本文围绕“生”与“义”的关系展开讨论,提出“二者不可得兼”的观点,并进一步指出“舍生而取义者也”,即在必要时应为了正义和道德而牺牲生命。文章通过类比论证、举例说明等方式,阐明了儒家提倡的“重义轻生”的价值观。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 原文 | 翻译 |
|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 鱼,是我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想要的。如果两者不能同时得到,我就舍弃鱼而选择熊掌。 |
|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 生命,是我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想要的。如果两者不能同时得到,我就舍弃生命而选择道义。 |
|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 这样做就能保全生命,但有时却不去做;这样就可以避免灾祸,但有时却不去做。 |
|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 所以,有些东西比生命更值得追求,有些东西比死亡更令人厌恶。 |
|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 不只是贤人有这种心,人人都有,只是贤人能够不丧失它罢了。 |
三、内容分析
孟子在文中通过“鱼”与“熊掌”的类比,引出对“生”与“义”的比较。他认为,虽然生命是宝贵的,但道义更为重要。在面临生死抉择时,应当以道义为重,即使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这种思想体现了儒家重视道德修养、强调人格尊严的价值观。
此外,孟子还指出,每个人心中都有向善的本性,只是有些人未能保持这份本心。因此,他呼吁人们要不断修养自己,坚守内心的道义。
四、结语
《鱼我所欲也》不仅是一篇哲理散文,更是一种人生观的体现。它引导人们思考如何在现实生活中面对选择,如何在利益与道德之间做出正确的判断。这篇文章至今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启发我们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坚守原则、追求正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