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颂作品简介及写作背景】《黄河颂》是现代著名诗人光未然(原名张光年)于1939年创作的一首诗歌,属于《黄河大合唱》的第二乐章。这首诗以雄浑激昂的语言,歌颂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民族精神的赞美。全诗气势磅礴,情感炽热,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号召力,是中国现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一、作品简介
项目 | 内容 |
作品名称 | 《黄河颂》 |
作者 | 光未然(张光年) |
创作时间 | 1939年 |
体裁 | 现代诗 |
题材 | 自然景观、民族精神、爱国情怀 |
主题思想 | 歌颂黄河的壮丽与伟大,表达对中华民族的热爱与自豪 |
艺术风格 | 激昂奔放,语言简练有力,富有节奏感 |
作品地位 | 中国现代诗歌经典,常被用于朗诵和教学 |
二、写作背景
项目 | 内容 |
历史背景 | 抗日战争时期,国家处于危难之中,民族意识高涨 |
创作动机 | 诗人受到黄河自然景观的震撼,结合当时民族救亡图存的现实需求 |
创作过程 | 光未然在延安期间,与音乐家冼星海合作,共同创作《黄河大合唱》 |
文化环境 | 国内文艺界兴起“抗战文艺”热潮,强调文化救国的重要性 |
作者经历 | 光未然曾参与抗日救亡运动,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怀 |
诗歌目的 | 借黄河之名,激励人民团结一致,共御外侮,振奋民族精神 |
三、总结
《黄河颂》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更是一首充满爱国主义精神的作品。它诞生于中华民族最艰难的时刻,承载着人民对未来的希望与信念。通过黄河这一象征性的意象,诗人将自然的力量与民族的精神紧密结合,展现出一种豪迈而坚定的情感基调。这首诗至今仍被广泛传诵,成为激励人心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