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流浃背是什么意思】“汗流浃背”是一个常见的中文成语,用来形容人在极度紧张、劳累或炎热的环境下,大量出汗,汗水湿透了衣服。这个成语不仅描述了身体上的状态,也常用于表达心理上的压力或情绪的紧张。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拼音 | 含义 | 用法 |
汗流浃背 | hàn liú jiā bèi | 汗水湿透了背部的衣服,形容非常出汗 | 多用于描写人因劳累、紧张、炎热等原因而出汗的状态 |
二、成语来源
“汗流浃背”最早出自《后汉书·马援传》:“士当见危授命,岂可贪生畏死?愿为忠臣,不为贼臣。若能为我言之,必有重赏。”后来在《三国演义》中也有类似的描写,如诸葛亮在赤壁之战前“汗流浃背”,表现出紧张和焦虑的情绪。
三、使用场景
场景 | 示例 |
劳累工作 | 他在工地干活一天,回家时已经汗流浃背。 |
紧张时刻 | 考试即将开始,他坐在考场里,紧张得汗流浃背。 |
高温天气 | 外面天气太热,出门没多久就汗流浃背。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成语 |
近义词 | 汗如雨下、满头大汗、汗珠滚滚 |
反义词 | 冷汗直冒、不冷不热、风平浪静 |
五、总结
“汗流浃背”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常用来描述人在特定情境下的身体反应。它不仅表达了身体上的出汗状态,还隐含了情绪上的紧张或疲惫。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我们在写作或日常交流中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汗流浃背”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描述性成语,它背后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色彩。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要根据语境合理使用,以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