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西行是什么时期】玄奘是中国唐代著名的高僧、翻译家和旅行家,他为了求取佛经真谛,不畏艰险,西行印度取经,这段经历被后人广为传颂。那么,“玄奘西行是什么时期”?以下是对这一问题的总结与分析。
一、
玄奘西行发生在唐朝初期,具体时间为公元629年至公元645年。他从长安出发,途经西域,穿越帕米尔高原,最终到达印度(今印度北部),并在那烂陀寺学习多年,随后携带大量佛经返回中国。
玄奘的西行不仅是一次宗教朝圣之旅,更是一次重要的文化交流活动。他的行程长达17年,足迹遍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极大地促进了中印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佛教传播。
在回国后,他主持翻译了大量佛教经典,对中国的佛教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著作《大唐西域记》详细记录了他沿途所见所闻,成为研究古代印度历史和地理的重要文献。
二、表格:玄奘西行时间线
时间 | 事件说明 |
公元629年 | 玄奘自长安出发,开始西行取经。 |
公元630年 | 穿越河西走廊,进入西域地区,途径高昌、龟兹等地。 |
公元631年 | 穿越帕米尔高原,进入印度境内,抵达北印度的那烂陀寺。 |
公元634年 | 在印度游学,拜入那烂陀寺,跟随著名高僧戒贤学习佛法。 |
公元645年 | 玄奘带着大量佛经和佛教文物返回长安,受到唐太宗接见。 |
公元646年 | 开始翻译佛经,主持译场,持续多年,翻译出大量重要佛教经典。 |
三、结语
玄奘西行是唐代对外交流的重要象征之一,体现了当时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文化互动。他不仅是一位虔诚的佛教信徒,也是一位勇敢的探险者和伟大的翻译家。通过他的努力,佛教经典得以在中国广泛传播,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回答“玄奘西行是什么时期”,可以明确地指出:玄奘西行发生在唐朝初期,大约在公元629年至645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