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疾恶如仇成语典故介绍

2025-10-10 05:00:27

问题描述:

疾恶如仇成语典故介绍,快急哭了,求给个正确方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10 05:00:27

疾恶如仇成语典故介绍】“疾恶如仇”是一个用来形容对邪恶行为或坏人非常痛恨、毫不留情的成语。该成语出自《后汉书·王符传》:“疾恶如仇,见善若惊。”意思是:对邪恶的事物极其憎恨,就像对待仇人一样;而对善良的行为则感到惊讶和欣喜。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正直、有正义感,不畏强权、敢于斗争的性格特点。在历史人物中,许多具有强烈正义感的人,都可用“疾恶如仇”来形容。

成语解析

项目 内容
成语 疾恶如仇
拼音 jí è rú chóu
出处 《后汉书·王符传》
释义 对邪恶极为憎恨,像对待仇人一样
用法 作谓语、定语;多用于形容人的性格
近义词 除恶务尽、痛恨入骨
反义词 容恶藏奸、姑息养奸

典故背景

“疾恶如仇”最早出现在东汉时期的史书《后汉书》中,作者是范晔。文中提到王符这个人,他为人正直,对社会上的不良现象极为不满,因此被描述为“疾恶如仇”。这不仅体现了王符个人的品德,也反映了当时士人阶层对社会正义的追求。

王符生活在东汉末年,当时社会动荡,官场腐败,民生困苦。他通过自己的著作《潜夫论》,批判时政、呼吁改革,表现出强烈的忧国忧民情怀。他的这种态度,正是“疾恶如仇”的具体体现。

现代应用

在现代社会,“疾恶如仇”仍然是一种值得推崇的品质。它象征着一种责任感和正义感,尤其在面对不公、腐败、欺压等现象时,能够勇敢站出来、坚决抵制,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当然,使用这一成语时也要注意场合,不能盲目激进,应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对邪恶的反对。

总结

“疾恶如仇”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代表着人们对正义的执着、对邪恶的反感,以及在关键时刻敢于担当的态度。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这种精神都是社会发展的宝贵财富。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