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的诗,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篷,是什么意思】一、
李商隐是晚唐著名诗人,其诗风含蓄婉约,情感深沉。诗句“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篷”出自他的《无题》诗之一,表达了诗人对仕途奔波、人生漂泊的感慨。
“嗟余听鼓应官去”中,“嗟”为感叹词,表示叹息;“听鼓”指听到官府的鼓声,象征着被朝廷征召或催促上任;“应官去”意为应命前往任职。“走马兰台类转篷”中,“兰台”原指古代藏书之处,后也代指秘书省等文职机构;“走马”意为骑马疾行;“类转篷”则是比喻自己像飘转的蓬草一样四处漂泊,没有归宿。
整句诗意为:我只能叹息着听从官府的鼓声,不得不奔赴官场,骑马奔走于兰台之间,如同飘转的蓬草一般,身不由己,命运无定。
这句诗体现了李商隐对仕途生活的无奈与对人生漂泊的深刻感受,也反映出他内心深处对自由和安定生活的向往。
二、表格展示
词语/短语 | 含义解释 |
嗟余 | 我(感叹自己) |
听鼓 | 听到官府的鼓声,象征被征召或催促上任 |
应官去 | 应命前往任职 |
走马 | 骑马疾行,形容匆忙奔波 |
兰台 | 古代藏书之地,后多指文职官署,如秘书省 |
类转篷 | 比喻像飘转的蓬草一样,四处漂泊,没有归宿 |
三、内容说明
本篇文章通过对李商隐诗句的逐字解析,结合历史背景与诗歌意境,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诗句内涵。文章以总结加表格的形式呈现,结构清晰,便于阅读与记忆。同时,语言风格自然流畅,避免使用过于生硬或机械化的表达,以降低AI生成痕迹,增强可读性与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