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年少惜春残争认慈恩紫牡丹原诗及译文】一、
“长安年少惜春残,争认慈恩紫牡丹”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牡丹》一诗。诗句描绘了长安城中的年轻人们在春末时节对牡丹花的喜爱与追逐,尤其是对慈恩寺(今西安大雁塔附近)中盛开的紫色牡丹的热切关注。全诗借物抒情,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短暂易逝的惋惜之情。
该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展现了唐代文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和对生命无常的哲思。
二、原诗及译文对照表
诗句 | 译文 |
长安年少惜春残 | 长安城中的年轻人珍惜春天将尽的时光 |
争认慈恩紫牡丹 | 纷纷争相观赏慈恩寺中的紫色牡丹 |
一自梦为鱼化去 | 自从梦中化作鱼儿离去 |
不知身是客中身 | 不知道自己的身体其实是在异乡漂泊 |
惆怅阶前红牡丹 | 感叹台阶前盛开的红牡丹 |
每年长似旧来时 | 每年都像从前一样盛开 |
三、简要分析
这首诗虽短,但情感深沉,意象丰富。李商隐以牡丹象征美好而短暂的事物,借“梦为鱼”表达人生如梦、世事无常的感慨。诗中“争认慈恩紫牡丹”一句,既写实又含蓄,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美的追求与珍视,也暗示了繁华易逝、青春难驻的主题。
四、结语
“长安年少惜春残,争认慈恩紫牡丹”不仅是一首描写牡丹的诗,更是一首寄托情怀、抒发人生感悟的作品。它让我们在欣赏古典诗词之美时,也能感受到古人对生活、时间与生命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