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孚众望是什么意思?】“不孚众望”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评价一个人的表现或结果是否符合大众的期望。但这个成语在使用中容易被误解,许多人误以为它表示“没有达到大家的期望”,而实际上它的含义恰恰相反。
一、词语解析
词语 | 含义 | 出处 | 常见用法 |
不孚众望 | 不负众望,即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 | 出自《后汉书·王符传》:“其言之不文,行之不远;其心之不诚,信之不笃。” | 多用于褒义,形容人或事达到了大家的期待 |
二、常见误解与正确理解
很多人将“不孚众望”理解为“没有达到大家的期望”,这是错误的。其实,“孚”意为“信服、符合”,“不孚众望”就是“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与之相对的是“不负众望”。
- 不孚众望: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
- 不负众望: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同样褒义)
注意:这两个词虽然意思相近,但在使用上略有不同。“不孚众望”更强调“符合”或“达到”的过程,而“不负众望”则更侧重于“没有让失望”。
三、例句说明
句子 | 解析 |
他这次考试成绩优异,真是不孚众望。 | 表示他的表现达到了大家的期望。 |
这次项目成功完成,不孚众望地实现了目标。 | 强调结果符合预期,令人满意。 |
他没有不孚众望,反而让大家感到失望。 | 此句使用不当,应改为“不负众望”或“未能如愿”。 |
四、总结
“不孚众望”是一个褒义成语,意思是“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常用于表扬某人的表现或成果符合大众的期待。在使用时要特别注意,不要将其与“不负众望”混淆,也不要误用为“没有达到期望”。
正确理解和使用成语,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