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楚水凄凉地全诗】一、
“巴山楚水凄凉地”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是刘禹锡在扬州与白居易相遇时,为回应白居易的赠诗而作。诗中通过描绘自己长期被贬谪的处境,表达了对人生起伏的感慨以及对未来希望的坚持。
“巴山楚水凄凉地”一句,意指诗人所处的偏远之地,如巴蜀与楚地,环境荒凉、人烟稀少,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悲凉。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体现了刘禹锡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诗歌原文及赏析
原诗:
>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赏析:
- 第一句:“巴山楚水凄凉地”,点明了诗人被贬之地的荒凉与寂寞。
- 第二句:“二十三年弃置身”,说明诗人被贬时间之久,内心充满无奈与苦闷。
- 第三、四句:用典故表达对故人的怀念和归乡后的陌生感。
- 第五、六句: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的处境,但“千帆过”“万木春”则表现出对未来的希望。
- 最后两句:借酒抒怀,表达重拾信心、继续前行的决心。
三、关键信息表格
项目 | 内容 |
诗名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作者 | 刘禹锡(唐代) |
出处 | 《刘梦得文集》 |
创作背景 | 与白居易在扬州相会,因被贬多年而感怀 |
诗句 | “巴山楚水凄凉地” |
释义 | 描写被贬之地的荒凉与孤独 |
主题 | 被贬经历、人生感慨、希望与坚韧 |
艺术特色 | 用典自然、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
代表句子 |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
四、结语
“巴山楚水凄凉地”不仅是对地理环境的描写,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写照。整首诗虽有悲凉之感,却也透露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困境时,应保持希望,勇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