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废待兴是什么意思】“百废待兴”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在经历重大变故或灾难之后,一切事业、制度、经济等都处于停滞或破坏状态,急需恢复和重建。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一个国家、地区或组织在经历了动荡后所面临的复杂局面,以及亟需采取行动来重新振兴的紧迫性。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百废 | 指各种事务、制度、产业等均处于荒废状态 |
待兴 | 表示等待复兴、重建、发展 |
整体含义:形容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处于停滞或崩溃状态,急需全面恢复和发展。
二、出处与用法
内容 | 说明 |
出处 | 该成语最早见于《汉书·董仲舒传》:“天下之大,百废待兴。”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常用于描述国家、地区或行业在经历重大挫折后的现状 |
适用对象 | 国家、企业、项目、社会等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百业待举、百事待理、百废俱兴 |
反义词 | 百业兴旺、百废已兴、蒸蒸日上 |
四、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国家层面 |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百废待兴,各行各业都在努力恢复和发展。 |
企业层面 | 公司经历了一次重大危机后,现在正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 |
社会层面 | 灾难过后,整个社区百废待兴,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重建。 |
五、总结
“百废待兴”是一个富有历史感和现实意义的成语,常用来形容在遭遇重大打击或变革后,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亟需恢复和发展的状态。它不仅体现了对现状的客观描述,也隐含着对未来发展的期待与希望。
通过理解这一成语的含义、出处、用法及使用场景,可以更准确地在实际语言中运用它,增强表达的深度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