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常识 >

赤壁赋经典名句

2025-09-02 01:18:13

问题描述:

赤壁赋经典名句,卡到崩溃,求给个解决方法!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02 01:18:13

赤壁赋经典名句】《赤壁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代表作之一,全文以游江夜景为背景,抒发了作者对人生、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思考。文章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其中许多句子被后人广为传诵,成为中华文化中的经典名句。

以下是对《赤壁赋》中部分经典名句的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其出处、原文及释义,便于理解与记忆。

一、经典名句总结

1.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出处:《前赤壁赋》

释义:微风轻轻吹来,水面平静无波,描绘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自然景象。

2.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出处:《前赤壁赋》

释义:像一片苇叶一样随波漂流,穿越广阔的江面,表现了作者对自由与人生的豁达态度。

3.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出处:《前赤壁赋》

释义:人生短暂如蜉蝣,置身于浩瀚天地之间,显得极其渺小。

4.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出处:《前赤壁赋》

释义:感叹人生短暂,羡慕江水永不停息,表达了对生命有限的感慨。

5.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出处:《前赤壁赋》

释义:时间如流水般流逝,却从未真正离去;月亮有圆缺,但终究不会增减,说明事物虽变,本质不变。

6.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出处:《前赤壁赋》

释义: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瞬间都在改变;但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我都永恒存在,体现了哲理性的思考。

7.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出处:《前赤壁赋》

释义:江上的清风和山间的明月,是大自然赐予的珍贵礼物,可以随意欣赏,永不枯竭。

8.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出处:《前赤壁赋》

释义:如果不是属于我的东西,即使是一根毫毛也不应索取,表达了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

二、经典名句一览表

序号 出处 原文 释义
1 《前赤壁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微风轻拂,水面平静,描绘出宁静的自然景象。
2 《前赤壁赋》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如同一片苇叶随波漂荡,穿越辽阔的江面,表达自由与豁达。
3 《前赤壁赋》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人生短暂如蜉蝣,置身天地之间,极为渺小。
4 《前赤壁赋》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感叹人生短暂,羡慕江水奔流不息,表达对生命的感慨。
5 《前赤壁赋》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时间如流水,虽逝去却未真正消失;月亮有圆缺,但始终不增不减。
6 《前赤壁赋》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从变化角度看,天地瞬息万变;从不变角度看,万物与我皆永恒。
7 《前赤壁赋》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自然的清风与明月,可随意欣赏,永不枯竭,体现自然之美。
8 《前赤壁赋》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非我所有之物,即使极小也不应占有,表达淡泊名利的态度。

三、结语

《赤壁赋》不仅是苏轼文学成就的巅峰之作,更是中国古典散文中极具哲理与美感的经典。其语言凝练,思想深邃,至今仍能引发读者对人生、自然与宇宙的无限遐思。这些经典名句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蕴含着深厚的人生智慧,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传承。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