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句三年得】“二句三年得”出自唐代诗人贾岛的《题诗后》:“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何必花时间。”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严谨态度和对作品精益求精的精神。它不仅体现了古人对文学艺术的执着追求,也反映了在创作过程中反复推敲、字斟句酌的重要性。
一、
“二句三年得”强调的是诗歌创作中“精雕细琢”的过程。贾岛在写诗时非常注重语言的锤炼,他花费数年时间才写出两句诗,可见其对文字的重视程度。这种精神不仅适用于古代文人,也对现代写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该诗句传达了以下几个核心思想:
1. 创作不易:好作品需要长时间的打磨与思考。
2. 追求完美:诗人愿意为一句诗付出巨大的努力。
3. 知音难觅:即使作品再好,若无人欣赏,也难以获得认可。
4. 坚持与毅力:只有不断努力,才能成就经典。
二、关键信息对比表
项目 | 内容说明 |
出处 | 唐代贾岛《题诗后》 |
原文 |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
含义 | 强调诗歌创作的艰辛与对文字的精雕细琢 |
创作态度 | 反映诗人对文学的认真与执着 |
精神内涵 | 追求完美、坚持不懈、知音难觅 |
现代启示 | 对写作、艺术、甚至人生都有启发作用 |
三、结语
“二句三年得”不仅是贾岛个人创作经验的总结,更是对后世文学创作者的一种激励。它提醒我们,在快节奏的时代中,仍需保持对作品的敬畏之心,用心去打磨每一个细节。无论是写作、绘画,还是其他艺术形式,真正的精品往往诞生于无数次的修改与沉淀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