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咳是什么】百日咳,又称为“百日咳综合征”,是一种由百日咳杆菌(Bordetella pertussis)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以剧烈的咳嗽为主要特征,常伴有“鸡鸣样”吸气声,病程较长,因此得名“百日咳”。虽然名称中提到“百日”,但实际病程通常为2至3个月,甚至更长。
百日咳在儿童中较为常见,尤其是未接种疫苗的婴幼儿,但成人也可能感染,且症状可能较轻。由于其传染性强,预防主要依赖于疫苗接种。
百日咳简介总结
项目 | 内容 |
疾病名称 | 百日咳 |
病原体 | 百日咳杆菌(Bordetella pertussis) |
传播方式 | 飞沫传播、密切接触传播 |
易感人群 | 婴幼儿、未接种疫苗者、免疫力低下者 |
典型症状 | 剧烈咳嗽、阵发性咳嗽、鸡鸣样吸气声、呕吐、发热 |
病程 | 通常持续2-3个月,部分可长达数月 |
诊断方法 | 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如咽拭子培养、PCR检测) |
治疗 | 抗生素治疗(如阿奇霉素)、对症支持治疗 |
预防 | 接种百白破疫苗(DTaP)、加强免疫 |
百日咳的发病过程
百日咳的病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1. 卡他期(初期):约1-2周,症状类似普通感冒,包括流鼻涕、轻微咳嗽、低热等。
2. 痉咳期(中期):约2-6周,咳嗽逐渐加重,出现典型的阵发性咳嗽,每次发作后可能伴有“鸡鸣样”吸气声。
3. 恢复期(后期):约2-3个月,咳嗽逐渐减轻,但可能持续较长时间。
百日咳的危害
- 对婴幼儿而言,百日咳可能导致肺炎、脑炎、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 成人感染后虽症状较轻,但仍具有传染性,可能将疾病传给婴儿或儿童。
- 社会负担重,因病程长,影响学习、工作和家庭生活。
如何预防百日咳?
1. 接种疫苗:按照国家免疫规划,按时接种百白破疫苗(DTaP),特别是婴儿和青少年。
2. 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与病人密切接触。
3. 及时隔离患者:确诊后应隔离至咳嗽停止后5天以上,防止传播。
4. 增强免疫力:合理饮食、充足睡眠、适当锻炼,提高身体抵抗力。
结语
百日咳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尤其对婴幼儿危害较大。了解其病因、症状、传播方式和预防措施,有助于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家人。若怀疑感染,应及时就医并进行规范治疗,避免病情恶化和传播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