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发垂髫什么意思】“黄发垂髫”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老人和小孩的状态。这个词语出自《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意思是老人头发变白,小孩头发下垂,形容老少皆安乐的生活状态。
为了更好地理解“黄发垂髫”的含义,以下是对该词的总结与分析:
一、词语解析
词语 | 含义 | 出处 | 用法 |
黄发 | 指老年人的白发,因年老而变黄 | 《桃花源记》 | 形容年长者 |
垂髫 | 指儿童的下垂头发,古代小孩未束发时的发型 | 《桃花源记》 | 形容年幼者 |
黄发垂髫 | 老人和小孩的统称,表示社会中不同年龄段的人 | 《桃花源记》 | 描述和谐、安乐的社会景象 |
二、词语来源与背景
“黄发垂髫”最早见于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文中描写了一个理想化的小国,那里的人们生活安逸,老者和孩童都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因此,“黄发垂髫”不仅是一个描述外貌特征的词汇,更象征着一种理想中的社会状态——人人安居乐业,老有所养,幼有所教。
三、现代用法与意义
在现代汉语中,“黄发垂髫”多用于文学作品或正式场合中,表达对一个和谐社会的向往。它强调的是社会的稳定与人民的幸福,而不是单纯地描述人的年龄特征。
例如:
- “在这个社区里,黄发垂髫皆安乐,邻里之间和睦相处。”
- “古人笔下的黄发垂髫,寄托了对理想生活的美好想象。”
四、相关词语对比
词语 | 含义 | 与“黄发垂髫”的区别 |
白发苍苍 | 形容老人满头白发 | 更强调“老”,不包括“幼” |
童言无忌 | 小孩说话率真 | 强调“童言”,不涉及“老年” |
风烛残年 | 形容接近死亡的老人 | 更强调“衰老”,不包括“年轻” |
五、总结
“黄发垂髫”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成语,既表达了对自然状态的描绘,也寄托了人们对理想社会的追求。通过了解它的来源、含义和用法,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一词语所承载的文化意义。在日常生活中,虽然我们不再常用这个成语,但它依然值得我们在阅读古文或文学作品时加以关注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