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无长物的意思解释】“身无长物”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世说新语·德行》。原意是指一个人身上没有多余的财物,形容人非常贫穷。后来,这个成语也被用来形容人清廉、简朴,不追求物质享受,生活简单。
一、成语释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身无长物 |
拼音 | shēn wú cháng wù |
出处 | 《世说新语·德行》 |
原意 | 身上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穷 |
引申义 | 清廉、简朴、不贪图物质享受 |
使用场景 | 描述人的生活状态或品格特征 |
近义词 | 一贫如洗、家徒四壁 |
反义词 | 富可敌国、挥金如土 |
二、详细解释
“身无长物”最早出现在东晋时期,用来形容一个人生活极其简朴,甚至穷得连一件多余的衣物都没有。例如,《世说新语》中记载,王恭曾被问及家中是否有余财,他回答:“吾身无长物。”这句话体现了他不看重物质财富的高尚情操。
在现代,“身无长物”虽然仍保留了“贫穷”的含义,但更多时候被用来赞美一个人淡泊名利、生活简朴的品质。这种用法常见于文学作品或对人物的评价中。
三、使用示例
1. 描述生活状态
- 他从小生活在农村,长大后依然保持朴素的生活习惯,可以说是“身无长物”。
2. 形容人格品质
- 他虽为高官,却从不贪图享乐,真正做到了“身无长物”。
四、注意事项
- “身无长物”强调的是“没有多余的东西”,而非“一无所有”,更偏向于精神上的富足。
- 在日常口语中,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误解为完全贫困。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身无长物”不仅是一个表达经济状况的成语,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