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腹经纶的词语解释】“满腹经纶”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很有学问、很有才学。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对文人学士的赞美,强调其知识丰富、才华横溢。在现代汉语中,“满腹经纶”多用于褒义,表示某人在学术、文学、政治等方面有深厚的知识储备和卓越的能力。
一、词语解释总结
词语 | 满腹经纶 |
拼音 | mǎn fù jīng lún |
出处 | 《旧唐书·李绅传》:“绅性急,不耐烦剧,每见奏章,必以手批之,曰:‘此语虽美,然未尽理。’时人谓之‘满腹经纶’。” |
释义 | 形容人很有学问、才学丰富,通常指文学或学术方面的修养极深。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有深厚的学识,常作谓语、定语使用。 |
近义词 | 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博古通今 |
反义词 | 才疏学浅、才疏志浅、学识浅薄 |
例句 | 他是一位满腹经纶的老学者,深受学生尊敬。 |
二、词语来源与演变
“满腹经纶”中的“经纶”原意是整理丝线,引申为治理国家的策略或典籍。古人常用“经纶”来比喻治国之道或经典文献,因此“满腹经纶”最初是用来形容那些精通儒家经典的学者。
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一成语逐渐演变为一种对有学识之人的赞誉,不再局限于特定的历史背景,而是广泛用于现代汉语中。
三、使用场景与注意事项
1. 适用场合:适用于正式或半正式的场合,如介绍学者、教授、作家等。
2. 语气:带有褒义色彩,不宜用于贬义或讽刺。
3. 搭配对象:多用于描述成年人,尤其是知识分子、教育工作者等。
四、常见误用
- 错误用法:把“满腹经纶”用于形容一个人很有钱或很会赚钱。
- 正确理解:应关注其“学识丰富”的核心含义,而非经济状况。
五、总结
“满腹经纶”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成语,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对知识和才华的尊重。在日常使用中,应注意其正确的含义和适用范围,以避免误解或误用。通过了解该成语的出处、意义及用法,可以更好地掌握其在现代汉语中的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