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字的意思】“绛”是一个汉字,常用于表示颜色或特定的名称。在现代汉语中,“绛”字较为少见,但在古文、诗词以及一些地名、人名中仍有使用。以下是对“绛”字的详细解释。
一、字义总结
字形 | 绛 |
拼音 | jiàng |
部首 | 纟(绞丝旁) |
笔画 | 12画 |
五笔 | XAGY |
释义 | 1. 红色;深红色 2. 古代一种红色染料 3. 地名:如“绛县” 4. 姓氏之一 |
常用词 | 绛红、绛纱、绛州、绛县 |
二、详细解释
“绛”字最早见于《说文解字》,其本义为红色,尤指深红色。在古代,它不仅是一种颜色,还与染料有关。古人常用植物或矿物提取红色染料,而“绛”便是其中一种。
1. 颜色意义
“绛”最常见的是表示深红色,比“红”更浓、更深。例如:“绛红”即深红色,“绛纱”是古代贵族穿的一种红色纱衣。
2. 染料意义
在古代,“绛”也指一种红色染料,多由茜草等植物制成。这种染料色泽鲜艳、耐久,常用于织物染色。
3. 地名与姓氏
“绛”在现代汉语中也作为地名和姓氏出现。如山西的“绛县”、“绛州”,都是以“绛”命名的地方。此外,“绛”也是一个较为少见的姓氏。
三、文化与文学中的使用
在古诗文中,“绛”常用来形容色彩鲜明、庄重的意象。例如:
- 杜甫《秋兴八首》:“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 白居易《长恨歌》:“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玉露滋。……”
这些诗句中,“绛”常与宫廷、服饰、自然景象相结合,展现出一种典雅、庄重的美感。
四、总结
“绛”字主要表示深红色,在古代也指红色染料,并用于地名和姓氏。在文学作品中,“绛”常用来描绘色彩鲜明、富有意境的画面,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绛”虽不常见,但其含义丰富,值得深入理解和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