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炭翁中描写宫使气焰嚣张直接掠夺的诗句是】《卖炭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叙事诗,通过描写一个卖炭老人在寒冬中辛苦劳作、却遭官府掠夺的悲惨遭遇,深刻揭露了当时社会的不公与统治阶级对百姓的压迫。其中,有一句诗尤为突出地表现了“宫使”(即皇宫中的宦官或差役)气焰嚣张、强行掠夺的场景。
一、
《卖炭翁》中描写宫使气焰嚣张、直接掠夺的诗句是:
>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这句诗生动刻画了宫使手持文书、假借皇命,气势汹汹地驱赶卖炭翁的牛车,将炭强行夺走的情景。他们不仅没有尊重卖炭翁的劳动成果,反而以权压人,表现出极强的专横和霸道。
这种行为反映了唐代后期宦官专权、官吏横行的社会现实,也体现了诗人对底层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
二、相关诗句及解析表
诗句 | 出处 | 作者 | 解析 |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 《卖炭翁》 | 白居易 | 宫使手持文书,自称奉旨,态度傲慢,命令卖炭翁拉车离开,表现出其蛮横无理、仗势欺人的形象。 |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 《卖炭翁》 | 白居易 | 卖炭翁辛辛苦苦运来的炭,被宫使强行夺走,他只能眼睁睁看着,无法反抗。 |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 《卖炭翁》 | 白居易 | 宫使仅用极低的价值(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来抵换价值千余斤的炭,进一步表现了掠夺的残酷与不公。 |
三、结语
《卖炭翁》通过简练而有力的语言,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官民之间的巨大差距。尤其是“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这一句,不仅是对宫使嚣张气焰的直接描写,也是对当时社会黑暗面的深刻批判。这首诗至今仍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提醒人们关注社会公平与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