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常识 >

悟达国师与人面疮的故事出处

2025-10-01 22:13:32

问题描述:

悟达国师与人面疮的故事出处,求解答求解答,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01 22:13:32

悟达国师与人面疮的故事出处】“悟达国师与人面疮”的故事是中国佛教文化中一个富有寓意的典故,讲述了唐代高僧悟达国师因前世冤业而受报,最终通过忏悔和修行得以解脱的经历。该故事不仅体现了佛教因果报应的思想,也展现了修行者对业力的深刻认识。

一、故事概述

据传,悟达国师原名知玄,是唐代著名的高僧,曾受皇帝赐封为“国师”。他在一次行医过程中,救助了一只受伤的猿猴。后来,这只猿猴化身为一位僧人,拜入知玄门下,成为他的弟子。然而,多年后,知玄身上长出一个人面状的疮,此疮会说话,并声称自己是当年被知玄误杀的仇人,因怨恨而投胎来索命。

知玄意识到这是前世所造之业,遂向师父忏悔,并请僧众为其诵经超度。最终,人面疮被化解,知玄也因此更加精进修行,成就了佛法之道。

二、故事出处

关于“悟达国师与人面疮”的故事,最早见于宋代禅宗文献《五灯会元》中的记载,后在明清时期被广泛传播,并被编入《高僧传》等佛教典籍中。此外,该故事也在民间传说、戏曲、小说中多次出现,成为中国佛教文化中一个重要的寓言故事。

三、故事出处总结表

项目 内容
故事名称 悟达国师与人面疮
出处 《五灯会元》(宋代)
主要人物 悟达国师(知玄)、人面疮、猿猴化身的僧人
故事背景 唐代,佛教盛行,高僧修行
核心思想 因果报应、忏悔修行、业力转化
文化影响 广泛流传于佛教典籍及民间传说中
典型寓意 业力难逃,唯有忏悔与修行方能解脱

四、结语

“悟达国师与人面疮”的故事不仅是佛教因果观念的生动体现,也是修行者面对业障时应有态度的启示。它提醒人们,善恶皆有果报,唯有以慈悲之心对待众生,才能真正远离烦恼,获得心灵的解脱。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