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是什么意思】一、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自题金山画像》,是其晚年心境的真实写照。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在经历人生起伏、仕途坎坷之后,内心趋于平静、超脱世俗的心态。
- “心似已灰之木”:比喻内心的沉寂与无欲,如同已经熄灭的灰烬,不再有激情或欲望。
- “身如不系之舟”:形容身体漂泊不定,像没有缆绳束缚的小船,象征人生的无常和自由漂泊的状态。
整句话传达了一种淡泊名利、随遇而安、看透世事的豁达情怀。它不仅是对个人境遇的感慨,也蕴含着一种哲理式的生存态度。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含义解释 | 背景来源 | 表达情感 | 文化意义 |
心似已灰之木 | 心情沉寂、无欲无求,如同熄灭的灰烬 | 苏轼《自题金山画像》 | 淡泊、超然 | 表现人生低谷后的宁静与释然 |
身如不系之舟 | 身体漂泊不定,像没有束缚的小船 | 苏轼《自题金山画像》 | 自由、无奈 | 象征人生无常与随遇而安的态度 |
三、结语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不仅是一句诗,更是一种生活哲学。它提醒我们在面对人生的起伏时,应保持内心的平和,接受命运的安排,以豁达的心态去面对生活的种种不确定。这种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深远的影响,至今仍能引发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