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而不发的意思】“引而不发”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孟子·尽心上》:“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原意是说,弓拉得很满,但不把箭射出去,比喻做好充分准备,等待时机,不轻易行动。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在关键时刻保持克制、蓄势待发的状态。
一、成语释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引而不发 |
出处 | 《孟子·尽心上》 |
原意 | 弓拉满却不放箭,比喻蓄势待发 |
现代用法 | 指人做事有准备,不轻举妄动 |
含义 | 谨慎、稳重、等待时机 |
使用场景 | 工作、生活、战略决策等 |
二、详细解释
“引而不发”字面意思是“拉弓却不开箭”,在古代多用于描述射手在战斗或比武前的准备状态。孟子用此来比喻君子在面对机会时,不会急于求成,而是先做好充分的准备,等到最合适的时机再采取行动。
这个成语强调的是“谋定而后动”的智慧,不是因为没有能力,而是因为懂得等待和把握时机。它不仅适用于个人修养,也常用于团队管理、企业战略、政治决策等领域。
三、使用示例
1. 职场中:他在公司面临重大变革时,选择暂时观望,不急于表态,体现了“引而不发”的策略。
2. 军事中:将军命令士兵布阵,虽已准备好进攻,但并未下令出击,正是“引而不发”的体现。
3. 投资中:投资者在市场波动较大时,选择观望而非盲目入市,也是一种“引而不发”的态度。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谋定后动、伺机而动、蓄势待发 |
反义词 | 轻举妄动、急躁冒进、草率行事 |
五、总结
“引而不发”不仅是对行为方式的描述,更是一种人生智慧的体现。它提醒我们在面对机遇与挑战时,要冷静思考、周密准备,而不是盲目行动。这种态度在现代社会中尤为重要,尤其是在信息爆炸、竞争激烈的时代,学会“引而不发”,往往能带来更大的成功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