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的会计分录怎么做】在企业会计处理中,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指企业持有的、既不以交易为目的,也不以持有至到期为目的的金融资产。这类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通常会影响企业的所有者权益,但不会直接影响当期损益。
以下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的会计处理方法总结,结合具体案例进行说明,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相关会计分录。
一、基本概念
-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指企业持有的、未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或持有至到期投资的金融资产。
- 公允价值变动:指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按市场价重新计量后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
- 会计处理原则: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不影响利润表,但会增加或减少所有者权益。
二、会计处理方式
1. 公允价值上升时:
-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 贷:其他综合收益
2. 公允价值下降时:
- 借:其他综合收益
-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注意:若公允价值下降属于减值损失,则应按照减值规定计提减值准备,不再通过“其他综合收益”处理。
三、举例说明
假设某公司持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A,初始成本为100万元,期末公允价值升至120万元。
项目 | 借方 | 贷方 |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 20万 | |
其他综合收益 | 20万 |
再假设该资产期末公允价值降至90万元:
项目 | 借方 | 贷方 |
其他综合收益 | 10万 | |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 10万 |
四、注意事项
- 公允价值变动仅影响所有者权益中的“其他综合收益”部分。
- 若后续处置该资产,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部分需转入当期损益。
- 不同会计准则(如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在处理上可能略有差异,需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五、总结
项目 | 处理方式 |
公允价值上升 |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贷:其他综合收益 |
公允价值下降 | 借:其他综合收益;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
后续处置 | 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部分转入当期损益 |
通过上述方式,企业可以准确反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