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原文对句翻译】《鱼我所欲也》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的一篇重要文章,出自《孟子·告子上》。这篇文章围绕“义利之辨”展开,强调人在面对生死与利益时应以“义”为重,体现了儒家“舍生取义”的核心思想。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篇经典文本,以下是对原文中主要句子的逐句翻译,并采用对句形式进行对照整理,便于读者理解和背诵。
一、
《鱼我所欲也》通过类比手法,提出“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引申出“生”与“义”不可两全的道理。文章强调人应坚守道义,不为外物所动,即使牺牲生命也要保全仁义。这种思想不仅在古代具有重要意义,在现代社会同样值得深思。
本文通过对原文的逐句翻译和对比分析,帮助读者更清晰地把握孟子的思想内涵。
二、原文对句翻译表
原文 | 翻译 |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 鱼是我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想要的。 |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 如果两者不能同时得到,那就舍弃鱼而选择熊掌。 |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 生命是我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想要的。 |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 如果两者不能同时得到,那就舍弃生命而选择道义。 |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 生命是我想要的,但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求生的事。 |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 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有比死亡更令人厌恶的事情,所以灾祸也不必逃避。 |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 如果人们最想要的没有超过生命的东西,那么凡是能够求生的方法,怎么会不用呢? |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 | 如果人们最厌恶的没有超过死亡的事情,那么凡是能够避免灾祸的方法,怎么会不做呢? |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 因此,虽然可以生存却不去用这种方法;因此,虽然可以避开灾祸却不去做。 |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 所以,有比生命更珍贵的东西;有比死亡更可恶的事情。 |
三、结语
《鱼我所欲也》虽篇幅不长,但言简意赅,寓意深远。它不仅是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更是对道德操守的坚定捍卫。通过本文的对句翻译,我们不仅能够更准确地理解孟子的思想,也能从中获得面对现实抉择时的精神指引。
在当今社会,物质诱惑众多,如何在利益与道义之间做出选择,依然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问题。孟子的“舍生取义”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